跳过主要内容

揭穿绿色消费者的神话

你们很多人都看过2002年3月6日《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文章,题为“‘绿色’销售说辞并没有推动很多产品的发展”,文章描述了绿色标签的下降。虽然我很高兴能成为这篇文章的来源,但我必须对其中一个关键结论提出异议。虽然注重环境效益的标签确实在减少,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消费者不关心我们的环境。

我个人担心,这篇文章所传达的信息——背后有《华尔街日报》的支持——可能会阻碍对绿色产品和技术的投资,而这些产品和技术可以帮助美国保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对消费者和环境都有利。

这一特别版的《奥特曼报告》为我们奥特曼咨询公司提供了一个机会,来重申我们在过去12年里一直信奉的绿色营销原则。随着里约热内卢+10即将到来,许多重要的政治倡议正在考虑之中,现在是我们的商业和政治领导人理解营销和产品开发中“绿色”的真正含义的关键时刻。

我们已经收到了许多同事和朋友的来信。让我们听听你的意见。现在是讨论和辩论这些问题的最佳时机,希望能在美国为环境创新提供商业案例。我们将专注于下一期Ottman报告你的评论。——杰奎琳·Ottman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一代“绿色”产品在美国上市,以回应消费者对水和空气污染、臭氧消耗和垃圾填埋场泛滥等环境问题的新意识。其中一些产品提供了健康、安全的替代品,并迅速获得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然而,其他一些公司却在质量、便利性和价格方面表现不佳。更糟糕的是,一些人利用时髦的“绿色”宣传来推销对环境不利的产品。

鉴于过去的情况,仍有一部分消费者、商业领袖和媒体对绿色商业计划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然而,精明的营销人员和其他人现在知道,改善环境性能不仅是保持美国在许多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在这些市场上,生产者责任延伸政策、德国WEEE倡议和集成产品政策等政策可能会让扩张中的公司措手不及,而且,雄心勃勃的绿色目标和环保领导能力也能激发创新,带来彻底的产品优势。由此产生的产品可以在消费者购买产品时首先考虑到的健康、方便、口感好等特点的基础上向主流消费者营销。

想想飞利浦电子(Philips Electronics)在市场上取得的成功吧。在加州能源危机期间,该公司很难在零售商的货架上保留足够的马拉松(Marathon)紧凑型荧光灯。受去年夏天油价上涨的推动,主流买家都在等待购买丰田(Toyota)油电混合动力普锐斯(Prius)汽车,这款车每加仑汽油能跑60英里。本田(Honda)也在迅速生产其广受欢迎的思civic的混合动力车。美泰的ENERGY STAR®牌水和节能海王星,现在正在庆祝它的五周年纪念日,年复一年的销售额超过它。

这三种品牌产品都代表了受环保价值观启发的卓越品质,而主流消费者愿意为这些价值观支付更高的价格——事实上,从长远来看,环保效率使它们更便宜。这三款车都以其优越的前置和前置性能在市场上销售——飞利浦马拉松(philips Marathon)宣称寿命长,普锐斯(Prius)行驶安静,海王星(Neptune)拥有优越的清洁效益和前置方便。

这三家公司都认识到,环境效益在他们的消费者信息传递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次要地位,对增加市场份额、强化品牌和提高企业声誉都有很好的回报。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成功绿色产品数据库中充满了数百种其他产品的例子,这些产品不仅对环境有好处,而且它们的性能也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我要补充一下,这些产品中有许多是由非美国公司生产的。

《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文章引用了Roper's Green Gauge的统计数据,41%的消费者不购买“绿色”产品,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产品不够环保。然而,同样的民意调查也显示,在2000年,对环境的关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18-29岁的人领先,他们从小就有这个问题,现在他们把这个问题带到学校、工作场所和投票站。56%的人同意“我将为环境做更多的事情,但我不知道如何做。”正是这些消费者不会让布什总统逃脱责任,因为他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或者提议在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开采石油。其中包括数百万纽约人,他们强烈反对市长布隆伯格将削减垃圾回收作为一项预算措施的提议。

当今市场的现实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独创性的创业精神,越来越多成功的新产品不再要求消费者在质量和价值之间做出选择。环保主义植根于我们的文化,市场竞争力也是如此。我们有能力创造出符合这两个优先事项的新一代产品。我们期待着有一天,“绿色”将理所当然地等同于“卓越的表现”,我们美国人能够完全接受这一点,从而为我们的经济和环境带来好处。

-------------------------------------------------------------------

杰奎琳·Ottman是总统J. Ottman咨询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营销咨询公司,向企业提供如何开发和营销环保产品的建议。她写的是绿色营销:创新的机会

版权为J. Ottman咨询公司,2002年。

关于这个主题的更多信息